第二十九章 金天鹅的前生今世
张洪祥亲自向石总编做了请示,计划写一篇《金天鹅的前生今世》的系列连载报道,讲述这个江东省的金牌企业从无到有,从生到死,盛极而衰的故事,这个报道可能会延续较长时间,采访很多人,查阅很多资料,但是报道的含金量会很高,可以说江东省近二十年来经济发展的一幅画卷。 石总编很感慨,他说纸媒的没落不可避免了,但我们可以让报纸死的壮烈一些,在停刊之前,多出一些有意义,有社会效应和价值的文章,这才是我们报人最后的坚守。 “老张,就看你的了,需要什么,社里支持你。”石总编将手伸了过去,眼中满是期待。 “老石,报社要倒闭了么?”老张一边和石总编握手,一边拍打着他的胳膊以示安慰。 “你是闲云野鹤,不知道最近的事情啊,倒闭倒是不会,毕竟还算是个事业单位,是国家的人,只是这样拖着,和死有什么区别,年轻人都不看报纸了,每年订报那个犯愁啊,从上到下用面子上,求人家订一份报纸,算了算了不提了……”石总编摆摆手,开了个单子,让张洪祥去领设备,老张是报社的摄影记者,那些昂贵的镜头,每次都得申请领取,用完上交,麻烦的很。 “车还差一辆,总不能开着破面包去采访吧。”张洪祥得寸进尺,石总编步步退让:“行行行,那辆大SUV也给你们。”他说的是去年卢振宇开过的哈弗H9,开起来比五菱之光确实强多了。 老张领了任务,得意洋洋,把车钥匙丢给卢振宇,让他回家准备准备,这回怕是要常住近江了。 “又去啊,我昨晚上刚回来。”卢振宇嘴上叫苦不迭,心中却充满斗志,老张一走他就给文讷打电话,说我们又要回近江了,这回是出公差。 文讷也毫不意外,说我就知道,我爸肯定要找由头常住近江。 “为什么呢?”卢振宇脑子没转过来这个弯。 “拯救我妈。” …… 张洪祥的新闻采访小组阵容强大,他亲自带队,主将是卢振宇,副将是文讷,还有两个喽啰是胡萌和包子,包子最近混的不错,倒腾了一辆二手福克斯,每天上下班开着感觉相当良好,五个人三辆车,浩浩荡荡开附近江。 卢振宇是带着巨款的,他的卡里有家里给的五十万,爹妈授予他全权,看到好的房子就买!不够贷款,还不够就找亲戚借,卢振宇感动的眼泪汪汪的,虽然这点钱在近江房地产市场上连个厕所都买不起。 采访大军抵达近江,老张找老朋友借了一套三居室的房子,作为根据地,饭后带领大家前往近江老火车站,组队参观金天鹅发家的地方。 近江老火车站坐北朝南,面前是一座广场,广场的两端都是高楼大厦CBD,车水马龙,热闹非凡。 张洪祥感慨万千:“以前我们来近江,都是坐火车,现在高铁一小时解决的路程,二十年前需要七八个小时,我们都是坐夜车过来,凌晨抵达,花一天时间办事,晚上回去,现在由高铁,有高速公路私家车,社会发展的真是太快了。” 他指着站前广场的西侧说:“这里以前叫金桥大市场,是一个小商品批发零售的大市场,卖义乌来的小商品,生意极好,每到周末是人头攒动,光傍晚清扫的垃圾就几十车,在这里做生意的个个发了财,在大门口卖个冰棍都能月入十万,那可是二十年前啊!” 大家瞠目结舌,金天鹅的前身就是金桥大市场,大市场门口卖冰棍都这么能赚,那么作为董事长的陆刚身家数十亿也就不稀奇了。 “后来小商品市场也开始泛滥,市区其他地方建了两个差不多类型的,大金桥在巅峰时期就及时转型,利用地缘优势建了饭店,商品批发这个老本行也没丢,大金桥变成了金天鹅市场,管理规范,杜绝假冒伪劣,依然是领军人物,陆刚这个人功不可没。”张洪祥一指右边,也就是广场的东侧,“那里以前是长途汽车站,从县城来的二道贩子在大市场拿了货,就坐车回去零售,每天拖着蛇皮袋的批发商大军简直成了一道景色。” “而今,俱往矣。”老张叹了口气,“时代抛弃你的时候,连个招呼都不打,年轻人都玩网购了,谁还周末跑小商品市场啊,淘宝一下送到家,退换都方便,没落也是必然的。” 长途汽车站因为地处繁华地带,每天大型长途客运车进进出出,极其影响交通而被迁往郊区,火车站也因为高铁的分流而客流锐减,二十年前最吸引人的三剑客如今都不复当年。 实地参观后之后,大家对于金天鹅都有了更加深刻的感官,张洪祥拿出手机,调出通讯录,他的人脉资源是年轻人所无法比拟的,一个叫刘奇的人被老张选中,这个人以前是金桥大市场的宣传科长,因为职业缘故,他保存了很多资料,是采访的第一目标。 老张电话打过去预约采访,对方立马答应,而且说现在就有空,你们过来吧。刘奇的家距离金桥大市场很近,是以前的物资局宿舍楼,一行人来到楼下,只见一个瘦高老人已经站在那儿,翘首以盼。 “张老师,您好您好,久仰久仰,我记得咱们05年见过一次,在一个什么会议上,想不起来了。”刘奇立刻认出了张洪祥,上前握手,和大家也一一握手,请他们进门,刘家就在一楼,两室一厅的房子收拾的干净温馨,客厅里挂着全家福,可以看出刘奇有个幸福的家庭,小孙子也健康成长。 “老伴儿出去跳舞了,你们随便坐,喝什么?”刘奇张罗着待客,老张劝阻他别客气,我们是来采访的,不用招呼。 包子支起来摄影机,胡萌打开了录音笔,老张也打开了镜头盖,虽说报纸是纸媒,但是现在都玩多媒介,报纸也要搞视频,和电视台抢一抢饭碗。 刘奇到底是宣传科长出身,一点都不晕镜头,还和老张探讨了一番关于尼康和佳能谁更强的话题,书归正传,老张提到当年旧事,刘奇沉吟片刻,说你们稍等,走进卧室从大衣柜里拖出一个皮箱,里面全是相册,箱子角落里还有许多装着底片的盒子。 “这是当年的照片,我们一边看,一边说。”刘奇拿出一个稍小的相册翻开,里面都是黑白相片,相片的边缘有着优美的切花,上面的人穿着神情也都具备八十年代的特征。 “这些照片都是我拍的,也是我洗的,自己洗照片是那时候最流行的事儿,张老师肯定也自己洗吧。”刘奇兴致勃勃,沉浸在回忆中。 “是啊,我也自己洗,用的是120相机,海鸥的双反。”张洪祥对这段历史也是记忆犹新。 “那时候我刚中专毕业分配到物资局,在宣传科当办事员,也就写写画画,办个黑板报。”刘奇点起一支烟,开始畅想当年,“后来局里办三产,老人都不愿意去,就派我去了,三产是物资局下属的五金大市场,那年头物资紧俏啊,买钢筋都得找十几道关系,托几十个熟人,结果还不一定买得到,我们物资系统的简直吃香喝辣啊,抽烟都是红塔山。” “这个是您?”文讷指着照片上穿中山装的瘦高眼镜男子问道。 “对,就是我,这是我刚分配那会儿,到五金市场当宣传科长已经是九十年代初了。”刘奇拿出另一本相册,翻开一页,里面就都是彩照了。 “这个宣传科长,一当就是几十年,一直干到退休。”刘奇抚摸着照片,像是在抚摸自己的青春。 “陆刚是什么时候到金桥市场去的?”张洪祥问到了重点。 “陆刚和许庆良这两个人本来是纺织系统的人,是供销科的业务员。”刘奇扶了扶眼镜,严肃起来,“陆刚可以说是金天鹅的大救星,如果说金天鹅是新中国的话,他就是毛主席,老许就是周总理。” 老张笑问:“那王书记和邓总呢?” “高饶。”刘奇也笑答,答案非常精准。 接下来就是刘奇对陆刚的赞颂了,退休宣传科长口若悬河,把陆刚夸得天花乱坠,英明无比,在年轻人听来,陆刚确实极具个人魅力,和《明朝那些事》里的朱元璋一样,以德服人,以理服人,做的事儿那叫一个漂亮,让你不服都不行。 “我们全体员工都支持陆总和许总,虽然他俩不是物资系统的老人儿,但是英雄不问出处,对吧。”刘奇一支烟抽完,又续了一支,卢振宇注意到,老人家几十年红塔山不倒。 文讷看着相片上的年轻陆刚,米色风衣,茶色变色镜,猩红色的领带,腰间悬挂松下BP机,手里拿着摩托罗拉8900X大哥大,意气风发,英俊潇洒,除了穿的比较土鳖之外,简直是影星一般的神采。 “难道说这个人就没有缺点了么?”文讷有些不相信。 “是人就有缺点,陆总也是人啊,也有瑕疵。”刘奇吸了一口烟,摇头叹息,“就是太招女同志喜欢。” 包子挠挠头说:“是T还是P喜欢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