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 号角
这节课属于思想教育,国家的统一,在于思想的统一,这是毋庸置疑的。 老一辈的人,思想难以改变,改变不了的直接砍了。 新一代的人,更容易接受新的事物,同时对于他们的洗脑也更加容易一些。 国家不仅仅需要的是,能够在科学上有所贡献的人才,同时也要保证他们对于国家的忠心。 为什么,大明得国最正,下面的学生,交头接耳议论议论起来。 “学生以为,我明一朝得国最正,乃是因为天命所归,太祖圣德,万民臣服尔。” 这么说起来,也没错,如果朱家不是天命所归,又如何建立大一统的王朝? 但宋应星,没啥表情。“也对,却不完整。” 答题的学生,有些失望的坐下。 实际上,如果这题让他回答,似乎根本答不出来,之所以会出现这么一道题和内容,完全是圣上钦定的。 而他之所以站在众人之前讲课,则是因为他有……圣上钦定的答案罢了。 “先生,我知道了。”有人似乎想到了什么,起身道。 “你说。”宋应星点了点头。 “学生以前看过,元以金德立国,而我明则为火德,所谓五行相克,大明火克金,所以得国为正。” 这就涉及到五行学说了,哪怕是统治者们都很迷信这套玩意。 像朱元璋,把自己的后代的名字都加上金木水火土的偏旁部首,就是因为听信了王朝五行说。 创造了一大堆的生冷僻字,虽然最终没有任何卵用,但却为元素周期表的出现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还是不对。”宋应星皱着否认道。“况且,元本非华夏之朝,又如何类比?” 宋应星对于大家都难以抓到题目的重点,并没有任何意外,圣上给的答案,是他也想不到的。 如果不通过他的讲解,怕是根本没人能回答对圣上的心意。 这个时候,他注意到还有一个的人似乎想要回答,最后给他们一次机会。 “那你来说说看。” “学生以为。先生既然强调大明为何得国最正,又与前朝相比,所以回答此题应当首先找出大明和秦汉唐宋不同的地方。” 宋应星,眼前一亮,这小子的思维似乎相比于其他人更清晰一些,如果继续想下去,就能找到正确答案。 “所以,学生觉得,大明之所以得国最正,是因为太祖起于微末,而能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此等功绩,非秦汉唐宋可比!” 言之凿凿,众人听之,无不有所感触。 宋应星这个时候,终究是挂上了笑容,虽然和正确答案是不一样的,但意思上基本已经很近了。如果这道题出在卷子上,他这样回答,十分能给个九分的样子。 “他说的不对。”有人提出了异议。“太祖怎地起于微末?” “驱除鞑虏是没错,但太祖乃是颛顼之后,帝皇苗裔,何谈起于微末?” 这个时候,人们还是很重视出身的,像老朱家,本来就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和刘邦那个县长是没法比。 论出身,历史上的皇帝,没有比他更低贱的,这似乎也是他心中的痛,朱熹是肯定扯不上,距离太近,查下家谱都没半毛钱关系。 所以安了个颛顼之后,略表安慰,实际上有没有……这根本就是个糊涂账。 起于微末这种事情,在现代人看来,是可以津津乐道大加佩服的,但在当时这么说,真的带有贬义的色彩。 不过问题不是太大,宋应星并没有在意,而是公布官方的答案。 “刚才那个学生说的已经很对了,太祖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其为得国正也,华夏千年,断于蒙元,伦序尽丧,肱骨不存,汉家亡国,必复其身,太祖得国,实为异族手中所得,亡国之复国也,而与秦汉唐宋之谋反得国,自是不同,然为其正。” 正确答案一出,在众学生心中,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怎么样的国家才是正统国家? 答案是由汉族统治的国家才是正统的国家。 纠正了儒家那一套认同华夏文化就可以统治中国的亡国思想。 那套思想,纯粹是给那些汉奸找到了理论依据,纯粹是让国家在危亡时,让一个个人可以毫无心理压力的抛弃祖国。 “所以说,大明毫无疑问是华夏最正统的王朝。” 宋应星讲着,而下面的学生大多是年轻人,此时也从那汉家王朝找到了沸点,不觉间有些热血沸腾。 是啊……华夏终究是汉家人统治才是对的,那些异族怎能践踏我华夏。 “你叫什么?”宋应星格外注意到了那个回答比较靠谱的男生,在课程结束后特意的关注了一下。 男孩约摸二十岁,长的还是很腼腆,身材也很健壮,和那些宅着的读书人不太一样。 “郑森。” 那个男孩回答道。 …… 北京这边在搞教育。 潼关这边战争的火药味越来越浓厚。 从北京调来的皇卫营主力正逐渐向潼关以东的陕州集结。 这个过程还是很稿费时间,从五月中旬的动员,到第一批,先锋骑兵营抵达陕州,已经过了二十多天。 当戚宗明的骑兵部,渡河进驻灵宝的时候,却看到黄得功已经在当地安营扎寨好几天了。 戚宗明很诧异,按理说,他从北京出发,显然比黄得功先得到军令,结果却被黄得功落了先手。 感觉十分的不科学,莫非他黄得功会飞不成? 黄得功当然不会飞,他来的这么早,完全是因为离的比较近而已。 灵宝属于河南的西部,而当时听说河南反正消息的李岩,就和他商量着派遣一军,进驻河南,以帮助起义反正得刘宗敏残部。 以免河南落到张献忠手里,那还真是个膈应人的事情。 接到军令的黄得功,只是让部队,向西边挺进了八百里的而已,当然会比戚宗明来的早。 “他姥姥的,这贼军也太胆小了吧。”黄得功一见到戚宗明,就忍不住抱怨道。 “在潼关下叫骂了好几天,也没人出来应战,真没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