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有问题
白马津,大批队伍渡河后于此踏上黄河南岸,山南道大行台尚书令宇文明,策马走上一处土丘,看着北面滔滔向东而去的黄河,只觉得胸中豪气万千。 不远处的城池,即为汴州东郡治所滑台,自古便为兵家必争之地,北魏时所设河南四镇:金墉、虎牢、滑台、碻磝,此滑台便是彼滑台。 滑台位于黄河南岸,白马津西南,城有三重,其中、小城名为滑台城,外城周长二十里,相传为卫灵公所筑,昔年滑氏于城内筑垒,后人将其扩大为城,故称滑台城。 当年北魏与东晋争夺河南地区,魏军由北岸渡河南下,晋军由南岸渡河北上,双方的必经之路都在滑台,到了刘宋时北伐,滑台亦是南北两方争夺的要地,所以数百年来此处爆发无数大战。 “世子,西阳王妃的队伍正在过河。” “嗯,城里的驿馆安排好了么?” “已经提前派人打了招呼,安排好了。” 宇文明点点头,他此次回山南,弟媳和侄子同行,相互间也好照应,过河之后转向山南荆州方向前进,待得进入山南地界,就可以松口气了。 丞相、蜀王尉迟迥忽然去世,弄得他和父亲绷紧了心里的弦,还好是虚惊一场,否则他可不会如现在般轻松回家,真要是出了大事,那可是连能否逃出邺城都不知道。 想到这里,宇文明不由得对弟弟宇文温当年的处境感同身受,大象二年时宇文温作为安州使者去长安,实际上就是做人质,风险可比他大许多。 即便如此,居然还敢在大殿上撩拨杨坚,宇文明一直在想,若是换做他,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怕是会老老实实熬日子。 玩心跳的感觉不好,宇文明和父亲只身前往蜀王府吊唁,对方只需要一声令下,他们父子肯定完了。 联想到如今局势,宇文明的心情差了些,尉迟惇继蜀王位,又继任丞相,如今正是适应阶段,所以面对天子婚事的问题做出了退让,待得这位稳住了局面,怕是不会那么好说话了。 这是一个宝贵的空白期,杞王宇文亮没有启程回关中而是留在邺城,就是为了借此良机多方奔走,尽可能拉拢所有可能拉拢的人。 尉迟家这边也有问题,愿意听从尉迟迥号令的文官武将,未必愿意听尉迟惇的,尉迟家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所以宇文亮希望抓住这难得的机会,试图多拉拢一些人站在宗室这边。 宇文明原本想要留在邺城,替父亲做这些事情,奈何他的资历还是差了些,有时候没办法收拢人心。 宗室人丁稀薄,唯一说话有分量的就是杞王宇文亮,而宇文明和弟弟宇文温,在各位世家大族、门阀权贵面前,说起话的“可信度”还是有所欠缺。 他们兄弟俩与人封官许愿,敢相信的怕是一半一半,因为他们做不了主,实际上还得看宇文亮的态度,既然如此,对方又何必和你们两个小的谈价钱,直接找杞王说不更直接? 所以即便宇文亮留在邺城依然有风险,但宇文明知道这是无奈之举,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把山南治理好,壮大宇文家的力量。 尉迟家势大,已经接近当年东魏的高家,若不忌讳的话也可以拿当年西魏的宇文家作对比,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宗室还有地盘和军队,至少对方不会太肆无忌惮。 这种局面短时间内扭转不了,原先的蜀王尉迟迥是没那心思,否则江山早就换了主人,而如今的蜀王尉迟惇会怎么想,那就不知道了。 尉迟惇比宇文亮年轻,除非出意外否则有的是时间耗,宇文明只盼着这位的耐心足够好,能忍住心中的**,不会走出那危险的一步。 但这不可能,自魏晋以来,天子和权臣已经不可能融洽相处,迟早要分出个胜负,季汉后主刘禅和丞相诸葛亮的君臣相得,只是特例罢了。 就算尉迟家想退,别人想不想让他们全身而退还两说,天子受了那么多年窝囊气,有机会清算的话能忍? 如果是刘禅,想来能忍,不过宇文明觉得当今天子怕是不会如刘禅般好说话,当年宇文乾铿让宇文温传回来的几句话,说明这位年轻天子是很有想法的。 天子和权臣,总得有一方退让,双方才有相安无事的可能,如果互相争锋相对或者得寸进尺,迟早会决裂,这个矛盾何时爆发,没人知道。 宇文明想到这只觉得心里沉甸甸,就在这时一辆马车驶近,停下之后一名女子带着幼童下车。 “兄长。”尉迟炽繁向宇文明行礼,儿子宇文维城也跟着一起问候伯父。 “弟妹,前方便是滑台城了,虽然现在只是午时,但今日便在城内驿馆休息吧,明日再上路。” “一切均由兄长安排。” “伯父,滑台很滑么?”宇文维城问道,私下场合,称呼就没那么讲究了。 侄子问的问题很幼稚,做伯父的宇文明自然不会板着脸,他笑着答道:“滑台是古时的滑氏所筑台垒,不是说这座城很滑。” “噢...” 宇文维城恍然大悟,他随母亲去邺城时也从滑台过黄河,但那时因为路途颠簸兼之水土不服,到这里时精神萎靡昏昏沉沉的,没来得及问“滑台是不是很滑”的问题。 渡河的队伍很长,所以宇文明索性在路边等上一段时间,待得全部过河之后再入滑台,尉迟炽繁和宇文明交谈片刻后便带着儿子上车等候。 宇文明心中松了口气,和弟媳交谈给他的压力很大,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样貌。 尉迟炽繁本就貌美如花,如今愈发明艳动人,交谈时一直看着弟媳有些让宇文明不自然,怕被人说闲话,可眼睛往别处看,却又是失礼,甚至会被人认为是欲盖弥彰。 衣冠禽兽,你一定对美貌弟媳有想法,所以才不敢和她对视吧! 宇文明很注意礼仪,所以和弟媳交谈时总有不自在的感觉,虽然没那心,但总想着不要让别人误会,想到这里他不由得叹了口气:难怪宇文赟会对尉迟炽繁起邪念。 也亏得昏君那晚没得手,不然我们父子三人,早就身首异处了... 想到这里,宇文明开始对宇文温不满起来:家中有如此美眷居然还纳妾,一前一后纳了两个,前一位还是个寡妇带着个女儿,莫非那两个小妾比尉迟氏还漂亮? 脑袋里灵光一闪,宇文明忽然意识到一个问题:弟弟的那个小妾杨氏,他夫人李氏还从没见过其真面目。 在安陆时,李氏每次带着宇文理去宇文温府里做客,每次都没见着那个杨氏,不光如此,也从没见过杨氏的女儿。 宇文明还听李氏无意间提起,似乎宇文温的岳母王氏也没见过杨氏,当年在安陆,王氏经常去女婿府里和女儿说话,这样都没见过杨氏,确实有些“不凑巧”。 其实这也没什么,宇文温向来不让侧室出来待客,遇不到那也无所谓,但是宇文明如今回想起来,觉得弟弟似乎是有意让杨氏避不见客。 避开男人也就算了,连女人都要避,这叫什么事? 莫非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