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相见(二更)
腊月寒冬,正是火锅店生意最好的时候。北方那边的几个分店早已做熟了,南来北往的商人只要路过,总要去光顾一回。 总店那边更不说了,几乎天天都是人满为患。 京城派来收账的人是腊月中到的,季海早就准备好了账本,他意外的从对方手里接过并不属于侄女的另一封信件。 “这是给江夫人的,县主劳烦您代为转交。” 季海自然知道江夫人是谁,也没多问,点头应了,回头就让次子季城拿着信去了江府。 自从季菀一家搬去京城后,碍于当初有过结亲的意向又中途夭折,便一直没有直接同江家联系。倒是和郭燕姐妹,有些信件往来。所以这次季菀点名信是给江夫人,江夫人便感到十分意外。 郭丽来到母亲身边,兴匆匆道:“娘,菀姐姐信上说什么?” 江夫人拆开了信件,刚看了两行,整个人便僵住。她手指颤抖,等看完了信中内容,眼圈儿早已通红。 郭丽鲜少见母亲这般的失态,赶紧从她手中接过信来,看完后则是震惊。 “娘,姨母还活着…” 她自是听母亲说起过曾经往事,只是知之不详。 江夫人好半天才平复了自己的情绪,喃喃道:“快二十年了…”她一会儿笑,一会儿哭,一会儿悲一会儿痛,更多的,是庆幸和喜悦。 虽说姐妹俩并非一母同胞,但毕竟是一脉同宗,而且从前感情就要好。邱家没落了,整个村庄都被淹没,死了那么多人。江夫人逃出生天,那几个月的煎熬她这十几年来甚至都不愿去回想。 天地那么大,她却再无亲人。 那种孤独和绝望的滋味,哪怕时隔多年,她仍旧记得清清楚楚。 没想到,十七年后,竟得知妹妹竟还尚在人间。那种失而复得的喜悦,也是难以用言语形容的。 “娘,您别哭,既然姨母还尚在人间,咱们总有重逢之日。” “是啊,说得是。这次多亏了阿菀…” 江夫人欢喜异常,又拿着信从头读到尾。 十多年的岁月,自然非寥寥数语可以道尽,邱姨娘在信中并未说得分明。实际上,邱姨娘读书并不多。小时候嫡母不许她上学堂,做丫鬟的那些年她耳濡目染,倒是有些收获。再后来跟了萧三爷,萧三爷见她崇尚此道,便亲自教了她不少。 如若不然,她连这封信都写不出来。 她简单的写了自己如何逃生辗转做了丫鬟,又成了妾氏的,后面的内容,全都是对嫡姐的思念和关切。 “萧家…” 季菀在与郭燕姐弟的信件中,并未提起自己定亲一事,更未说过母亲改嫁。但江家生意做得大,在京城还是有人脉的,自然听说了。 当今皇后的娘家,国舅府。 该是多显赫的府邸。 她沉吟一会儿,道:“你姨母在萧府只是妾氏,不可能长途跋涉来北方,我…” 江夫人叹息一声。 她只是继室,丈夫已逝,婆母肯定是不会允许她独自带着孩子去京城探亲的。 郭丽却想了个办法,“娘,不如让姐姐和姐夫代您前去京城探望姨母?” 江夫人眼睛一亮,“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呢?等过了年,就让你姐姐他们去一趟京城。” “嗯。” 郭丽也是满脸喜色。 江夫人立即将此事告诉了婆母,并说了自己的打算。江老夫人听后也有些意外,理解的点点头,“你家人都已离世,就剩这么个妹妹,探望是应该的。但你一个女人,也不方便。暂且让燕儿他们夫妻先去,等沅哥儿入京赶考的时候,你带丽儿和业儿再随行。” 婆母如此通情达理,江夫人大喜,感激涕零道:“多谢母亲。” 江家对郭燕姐弟三还是很好的,郭燕嫁得虽不如江家姑娘江盈,却也不差。对方是江家的合伙人,家底虽比不上江家,却也衣食无忧,胜过寻常人千倍。 郭燕收到母亲的来信后,第二日就回了娘家江府。从母亲口中得知了其间细节,当即表示年后就和丈夫去京城。 她成亲一年,还没有孩子,上头婆母虽有些不满,却也没说,丈夫对她也是极好的。在知道她还有一姨母尚在人间后,当即同意与她前往京城探亲。公婆不知是因为听说小邱氏入了豪门为妾还是如何,也没有反对。 考虑到年初天气尚冷,恐途中不便。夫妻二人商议后,准备等雪停再启程。这一等,就是一个多月。直到二月下旬,眼瞧着是不会再下雪了,夫妻二人才动身赶赴京城。走了将近一个月,三月二十才到京城。当日天色已晚,夫妻二人便投诉客栈。在客栈里听说了季氏火锅,很轻易的就打听到了萧家位于何处。 第二天一大早,夫妻二人便登门拜访。 “小民姓陶,这是内子郭氏,延城登县人,曾与季县主是邻居。府上姨娘邱氏,乃内子姨母。年前收到姨母来信,今此特来探访,还请两位行个方便,通禀一声。” 陶家是经商的,在官场上也有人脉,但似萧家这等显赫的门第,也是望尘莫及,故而陶伦言语中充满了敬畏和微微忐忑。 萧家上下基本都知道二夫人一家是从北方回来的,听完两人报了履历,也不敢轻视,让两人在此稍等片刻。因二人提起认识季菀,所以便直接去回禀了周氏。 “郭氏…娘,肯定是燕姐姐。” 收账的人早就带了话回来,说郭燕夫妻年后会入京探望。季菀一家是前年三月底动身回京的,算下来已近两年。马上要见到昔日的好姐妹,季菀也十分高兴。 “快,请他们进来。” 周氏又派人去传话给邱姨娘。 邱姨娘得了信儿后早就在巴巴的盼着了,一听说侄女儿来了,喜出望外,连忙带着女儿来了阙栖阁。 陶伦是外男,本不宜入内院。但府上两个老爷都去上朝了,陶家又不是什么官宦显贵人家,还是小辈,不值得老夫人亲自来见。若非曾经有毗邻而居的情谊,周氏都不必屈尊相见。 邱姨娘又是紧张又是忐忑,茶水添了三次后,丫鬟来报,人到了。 她抬头望去,年轻的夫妻相携走来。 触及少女的面容后,她又忍不住湿了眼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