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喝醉了干啥
李世民和在坐的大家都一愣,不知道是什么东西,这么神秘,李世民问道:“李恪,你所献的是什么礼物啊? 这么神秘?” “父皇,儿臣所献之礼就在盒中,父皇何不打开看看呢?” 李恪给李世民卖了一个关子。 而身边的杨妃看着李恪,笑道,“你看这孩子,跟你父皇还打哑谜,真是越来越放肆了。” “呵呵,爱妃不用责备他,既然他想让朕自己打开看,那朕就看看到底是什么东西。” 李世民心情很好,笑着对杨妃说道。 “是啊,妹妹不要斥责恪儿,皇上你就打开看看吧,让臣妾们见识下如此神秘的礼物到底是什么?” 长孙皇后也在旁边期待的说道。 李世民随即将盒子打开,就见盒子里面路出一把长剑。 李世民顿觉奇怪,一把剑为什么要搞的这么神秘啊,李佑给他的礼物也是一把剑,也没有这么神秘啊。 顿时,盒子中的剑让李世民和在座的斌妃们露出了失望神色,李泰和李佑还有李承乾则是一脸的幸灾乐祸,而杨妃的脸上也露出了对李恪的关切之态。 “父皇,你何不仔细看看呢?” 李恪建议道。 李恪一说,李世民倒是会意,将长剑拿出来,抓住剑柄拔了出来。 夜晚的烛火照在剑身,反射出一抹光线,刺到了李承乾的眼睛,让他一时难以睁眼。 而李世民惊奇道,“似刀非刀,似剑非剑,但一看就是一柄利器,适于劈砍,更适合马上的士兵使用。 而且,刀身有镐筋,增加了刀的坚硬度和劈砍及杀伤力。 确实是利器啊!” 李世民的话一说完,众人再看李世民手中的兵刃时,才发现他的手里拿的不是剑,而更像是一把刀,刀身是直的无弧度,刀尖也没有弧度,像阿拉伯数字的“7”一样,而刀身在靠近刀刃处起脊(镐筋),刀身和刀柄两位一体,看着似刀非刀,似剑非剑。 众人也无不被李恪所献这把刀给震住,尤其是李世民,在看到了这把刀潜在的军事价值之后,更是爱不释手的抚摸起来。 “李恪,这是你设计?” 李世民端详了片刻这才问道,“可否有名?” “回父皇,儿臣看过府中护卫在平时训练时所用的都是枪和刀,而他们在马上使用的兵器也就是长愬。 但是,儿臣也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在骑兵战中,轻骑兵最大的特性就是机动性。 就像突厥的铁骑,他们都是清一色轻骑兵,而他们手中使用的都是弯刀。 在和大唐的骑兵相对抗的时候,他们骑兵的机动性会更高,而高效机动性中过长的兵器,像长矛和长愬等就失去了他本身的杀伤力。 而短兵器就更适合了战场劈杀。 所以,儿臣左思右想才想到这么一把利器,它能劈,能砍,能刺。 如果大唐的骑兵也配备它,至少在战场上的机动性不会差于突厥。 还有就是这把刀的杀伤力也是极强,儿臣不能说它是最好的骑兵兵器,但也敢肯定它会在今后和突厥的战争中能发发挥多大的作用。” 李恪说道,“至于名字,儿臣想让父皇来取。” 李世民听着李恪的话,不由点头道,“确实如你所说,大唐的士兵在马上的兵器除了长愬,就是长枪,这些长兵器在作战的时候,会让骑兵缺少灵活性,如果骑士的技术不好,会在一点范围内让他们的杀伤力减弱,起不到在步战中的作用,而这把刀确实解决了这个问题。” 李世民说到这里,停了下来,唯一思索,“就叫他唐刀吧!” “多谢父皇赐名。” 李恪连忙施礼道。 李世民笑道,“李恪啊,这是朕今年收到的最好的礼物啊,你为朕又解决了一个难题,让大唐的骑兵在对突厥的骑兵对抗方面又多了一分信心啊,你让父皇怎么感谢你呢?” “儿臣身为大唐的子民,父皇的儿子,能为大唐出力,能为父皇分忧是儿臣的本分,儿臣不敢居功。” 李恪谦虚的答道。 “你们两父子啊,又说到国家大事上去了,今晚是除夕之夜,还是不要再谈什么国家、战争之类的话题了,先用膳吧!” 长孙皇后适时的提醒李世民。 李世民这才醒悟过来,微微一笑,“是朕的不是,皇后不要见怪啊。” 然后,轮到李承乾献礼。 可是,有了李恪的礼物在前,他所献的礼物就失色了很多,让他在心里对李恪恨恨不已。 除此之外,皇子们也对宫中的斌妃们送了礼物,让他们对皇子的影响又有了改观。 好不容易结束了李世民的家宴,李恪回到府中。 就见苏定方,马周等人在等他,还没有用晚饭。 李恪心里感动,和众人坐在一起,将自己在皇宫里看到的傩舞给大家说了一遍,让众人唏嘘不已。 然后,李恪笑着对大家道,“今晚是除夕之夜,是每家每户团聚在一起过年的日子,太多的话本王也不多说,就让我们好好过完这个年。” “多谢殿下。” 众人抱拳谢道。 李恪看着众人,目光从马周,苏定方,许敬宗,刘仁轨,陈其,王中长,朱童,候虎,孟山和杨恩等人脸上一一扫过,不免心中有点感动,这就是自己了来到大堂之后,真正跟在自己身边,真正的心腹啊!有此等众人,自己还有何求? 有此等人才,自己还有何事不能完成? 有此人忠贞之士,自己还有何事不能做,何事不敢做的? 想到这里,李恪豪气万丈,高举酒杯,高声道,“干!” “干!” 众人举杯,向李恪敬酒。 大家都是第一次跟李恪过年。 彼此之间坦诚相待,又肝胆相照。 这才是真正的君臣...况且每个人心里都有梦,血液里都在流淌着滚烫的热血。 气氛很融侨,众人也举杯,喝的不亦乐乎。 汉王府中的人就这样在温暖的气氛中陪着李恪过完了他在大唐的第一个年。